| 以美润心绘水韵 研思共进促成长——源汇区受降路小学开展美术与心理融合研讨课活动 |
作者:王莉辉 宛军 安华伟 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:54次 发布时间:2025年10月25日 字体大小:【 小 大 】 |
![]() ![]() ![]() ![]() 本次研讨课构建“分学段实施、跨学科融合”展示体系,重点呈现二年级《吹皱的水波》美术单元与五年级《绘画心理沙龙》心理课,打造“低年级培美、高年级润心”的融合育人格局。 二年级美术单元由周丝雨、李嘉欣老师接力执教。第一课时以“认知水纹形态”为目标,通过“小组吹水盆观察”“鉴赏南宋马远《十二水图》”等互动,引导学生感受水纹动态与韵律;学生随后以绘画、拼摆、拓印等方式创作,建立“自然现象—艺术感知—创作表达”的关联。第二课时聚焦进阶创作,复习基础纹样后融入“点线面组合”“墨分五色”技法,最终学生通过立体山水画剪贴实现从平面到立体的创作升级。课堂小结巧妙植入“爱惜水资源”环保教育,为与心理课的“价值共鸣”埋下伏笔。 五年级《绘画心理沙龙》以艺术为纽带,实现跨学段融合呼应。课程以“用色彩与线条表达雨中情绪”为切入点,结合学生情绪认知与表达需求,引导他们借鉴美术课的色彩搭配、线条运用等方法,将喜怒哀乐转化为绘画作品——深蓝与粗重线条表现焦虑,浅蓝与柔和曲线传递宁静,在创作中完成情绪梳理与释放。这种“美术技法+心理疏导”的模式,延续“以美表意”核心,深化“以心润心”目标,形成“艺术启蒙—情感表达”的教学闭环。 课后研讨环节聚焦“学段衔接”与“学科融合”,氛围热烈务实。美术组组长王莉辉牵头初步评课,王田果老师围绕“教学目标达成度”“融合衔接效果”等四大维度作主题分享,从艺术感知铺垫、情感表达延伸、艺术语言融合三个方面深入探讨,精准点评心理课与美术课的联动要点。 副校长王银辉结合课程标准与心理健康教育要求,从核心素养落地、心理教育实效、融合路径优化三个维度点评,指出二年级课程培养“审美感知”素养,为五年级情绪表达提供技能支撑,五年级课程则是“艺术表现”素养的高阶运用,两课程形成“技能铺垫—情感运用”良性互动,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了可复制范式。随后,教师们各抒己见、思维碰撞,凝聚诸多教学智慧。 本次融合研讨课活动的圆满落幕,是对学校跨学段、跨学科教学的全面检验,更是素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。未来,学校将继续以课程标准为引领,深耕教学实践,持续探索“低年级艺术启蒙与高年级心理疏导”的融合路径,在协同育人中不断突破,让不同学段课堂都成为学生感知美、创造美、传递美的成长乐园,助力学生在美与心的滋养下全面发展。 |

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160号